東南亞市場崛起,成為各國爭相競逐的未來新星,南韓政府也提出新南方政策,而除了先進技術與雄厚資本,他們掌握的優勢之一,是韓流在東南亞種下的文化交流基礎。

近年來,人口總數高達6.2億的東南亞,經濟開始起飛,也成為各國爭相競逐的新星,南韓總統文在寅去年11月出訪印尼時宣示將推動「新南方政策」,以3P共同體為核心,意指期望南韓與東南亞共建人人互助心心相通的人民(People)共同體、共保安全亞洲的和平(Peace)共同體與經濟互惠利益共享的繁榮(Prospertity)共同體。

文在寅提出「以人為本」的新南方政策,看似與台灣新南向政策標榜的「以人為中心」不謀而合,卻點出南韓在東南亞社會中一大發展優勢─當地人對南韓文化的認識與認同。

南韓政府從前總統金泳三執政時期開始大力扶植國內電影產業,隨後逐年增加對文化產業扶植的力道,成功創造「韓流」熱潮,根據南韓電影委員會在2015年的報告,南韓電影在亞洲各國銷售票房為2900萬美元,東亞、東南亞市場占南韓電影出口的78.2%,更不用說席捲各年齡層的韓劇,以及深受年輕族群的流行音樂表演。

韓流席捲東南亞,代表的不只是文化產業輸出的成功,更是帶動南韓與東南亞合作的一大助力,藉由各種題材的戲劇、綜藝節目、音樂,東南亞民眾對南韓感興趣的領域延伸至歷史、文化、社會民情,越來越廣泛、多樣化,南韓不再只是個陌生的北方國家,甚至連「聊韓劇」,都能當作商場上拉近彼此距離的手段之一。

南韓政府十幾年來推動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及擬定外交政策時,都將東南亞列為重點地區之一,為產業發展奠定雙邊合作的穩定基礎,企業更是早在20年前就已注意到東南亞的潛力,與台灣前進東南亞業者多是「一卡皮箱打天下」的中小企業不同,南韓大企業挾帶雄厚資金進駐,如三星、LG等大企業目前已完全融入當地市場,加上韓流助陣,衍生商機更不容小覷。

此外,南韓政府也透過軟性的政府開發援助(ODA),向東南亞提供技術援助、基礎建設、教育與人才培育等協助,其中人才培育不只是針對當地人才,更協助南韓人才國際化,協助年輕人到海外就業、創業;同時,企業也補助獎學金,提早培育能掌握東南亞當地語言、文化並適應當地生活的學生。

由南韓政府與企業的策略可看出,台灣要打入東南亞市場,不僅是產業技術、商機宣傳的比拚,更是要融入當地社會文化,甚至如何讓當地接受自己的文化,才能真正深耕當地。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南韓 新南向 自由貿易
    全站熱搜

    S55123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