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截至7月底止,亞洲政府和央行所持有的美國公債和其他外國資產創下歷來新高水準,反映出各經濟體已更能抵擋突如其來的衝擊,但如果先進西方國家持續緊縮貨幣政策,亞洲各經濟體因應的能力恐怕仍然不足。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根據亞洲各央行的資料,不計日本的亞洲國家外匯存底總額比一年前上升6%,攀抵2.4兆美元。亞洲經濟從今年初起加速成長,如今外匯存底已從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的水準翻漲五倍。

若和一年前相比,在亞洲各經濟體中,以印尼的外匯存底15%的增幅最大,因市場對其經濟成長的高度期待,加上信評機構標普5月調升印尼主權債信評等後,該國成長更加穩定。台灣的外匯存底則比一年前增加2%至4,400億美元,主要受惠於出口成長穩健和股市表現強勁等因素。中國外匯存底攀抵3.08兆美元。

隨著外匯存底攀抵新高水準,亞洲各經濟體和其貨幣體制已具有抵擋金融衝擊的良好條件,但如果西方國家持續緊縮貨幣,亞洲各經濟體因應能力仍顯疲弱。

外國投資人看好亞洲市場的潛力而挹注資金,但也促使亞洲若干央行出脫本國貨幣,以免本國貨幣大幅升值,傷害出口競爭力。印度央行(RBI)便是一例,自總理莫迪於2014年上任至今,外資對印度證券的投資已增至最高水準,但儘管央行上月再度降息,也進行貨幣干預,目前盧比匯價仍徘徊在兩年高點。

此外,亞洲也存在債務水準高的問題,隨著亞洲持續拓展大型基礎建設,債權人也謹慎以對可能發生的債務違約問題。最大的隱憂在於,若外資和債權人突然從亞洲大幅撤出資金,亞洲各國恐怕就會面臨再融資的問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亞洲 匯率 貨幣
    全站熱搜

    S55123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