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澳洲總理滕博爾本周訪問華盛頓並將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晤面。對於時有世界領袖到訪的華府,澳洲總理訪問原非特別引人矚目之事,但一則有關澳洲正考慮與美國、日本、印度聯合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訊息,改變了滕博爾此次美國行的分量。

一般咸信,這則在滕博爾訪美前發自於澳洲媒體的報導,絕非空穴來風。美、日、印、澳在區域內聯手制衡中國,符合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概念與目標。

無獨有偶,值此同時,即將卸任的德國外長加布里爾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公開抨擊「一帶一路」不利民主自由;與會的法國總理菲利浦為加布里爾的言論背書,表示歐洲「不能把新絲綢之路規則,交給中國來制定」。德、法兩國全然漠視代表中國出席會議的中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委傅瑩強調「不輸出中國模式、不要求他國複製、不謀求區域霸權」的立場。

此前,在西方主要國家中率先加入中國倡議的亞投行(AIIB)、對「一帶一路」向來表示歡迎的英國,在首相梅伊訪陸時拒絕以書面方式支持「一帶一路」,並提出「透明度」和「符合國際標準」兩項必須留意的準則。

儘管中國再三強調「一帶一路」是全球化下的共創機遇,為什麼西方還那麼憂心中國將建立一條「新霸權之路」?

中國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1957年時曾指出國際形勢存在著兩股風─東風和西風,且到了社會主義壓倒帝國主義的轉折點,也就是「東風將壓倒西風」。《中國的亞洲夢:沿絲綢之路興建帝國》一書作者米勒認為,習近平目前正在實踐毛澤東逾半世紀前提出的設想,透過「一帶一路」落實東風壓倒西風。

中國新一代領導人這個「條條大路通北京」的全球戰略,不僅帶來經濟利益,中國的政治影響力也隨之增加,進而挑戰二戰以來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對於老歐洲,自然想起當年羅馬帝國的征服威權,以及當年大英帝國在東方也是先取得貿易權的西方霸權崛起規律。當中國積極展現實現輝煌歷史的中國夢時,長久以來被埋在地毯下的「中國威脅論」也隨之浮出。

相較於2013年習近平訪問中亞時,在哈薩克對當地大學生演說首次提出新絲綢之路構想,到2017年5月在北京召集「一帶一路」峰會,中國推動和落實此一新戰略的速度令西方詫異。2017年10月,習近平此一倡議寫入中共十九全大會黨章後,華府外交圈中原本譏諷北京一帶一路峰會為「笑話」的雜音戛然而止。

美國川普政府繼而把中國明定為「競爭者」,在區域內提出新印太戰略。至於印太戰略的核心,迄今最清楚的陳述,莫過於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主張的「一帶多路」。根據馬提斯的說法,一個區域可以有很多路,每個國家可自由選擇自己的途徑。「一帶一路」vs.「一帶多路」,中美抗衡,涇渭分明。

2018年1月,中國在農曆新年前公布了第一份「北極政策」白皮書,把一帶一路擴大到北極。此事在新聞上似未引發預期中該有的矚目,但對長期以來把北極航道和資源視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歐美政府,卻是最後一根稻草。

北極圈蘊藏全球1/4尚未探勘的石油與天然瓦斯,加速冰融中的北極航道,兩條世界經濟新走廊也呼之欲出。美、俄早在10年前就在此進行核艦艇演習,測試北極作戰能力,歐盟北極策略比預定延遲5年,2016年才出爐。非北極理事會正式會員、2013年才取得觀察員身分的中國卻在5年內公布北極政策白皮書,為打造「冰上絲綢之路」鋪路,其速度或戰略都讓美歐為領導的國際社會更深信中國想透過「一帶一路」掌控世界。從印太到北極,美歐聯手抗衡中國,方才起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中國 歐盟 一帶一路
    全站熱搜

    S55123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